老书摊文学 > 青春校园 > 沪上人家[年代]

30-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30-40(第13/27页)

次揉了把妻子的头,“蒋济安岳父当年写大字报,举报他老师一家私藏古籍,搞得老爷子家破人亡。老爷子撑着一口气得以平反回城,这笔帐也该清算了。”

    懂了,借刀嘛。

    小卫在前面默默听着,到了邮局,褚辰扶着邱秋下车,让他回去,明日再来接邱秋,不用带早点了,天天吃,不是事。

    “褚同志,”小卫终是没忍住,叫住褚辰问道,“这材料你为什么不直接交给首长,反而……”要绕这么一大圈。

    “小卫,”褚辰看着他,正色道,“你要记住,军是军,政是政,不管什么时候,能不越权,就尽量不要越权!”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有一点,褚辰查过蒋济安岳父的老底,这家伙早年参加革/命,虽因伤退伍,凭一支笔进了市文化局,但人家在部队里的关系网可没有断了联系。

    其中一位,还是西南军区的上将,且蒋济安的岳父为其挡过枪。

    电话打到磷矿厂,柱子刚随王晨海出车回来,接到电话,兴奋道:“褚辰,邱秋和昭昭在你身边吗,快让她俩接电话。”

    褚辰看看邱秋,笑道:“等下,先说正事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我给你寄份文件,你收到后,当晚帮我送至凤明路57号。”

    当晚……这是让他伪装后,偷偷将东西送过去啊。柱子摸着下巴想道,看来得先去凤明路摸一下57号的底:“行。还有其他事吗?”

    褚辰没回答,只是把电话递给邱秋,自己往旁让了让。

    “柱子,今儿就是除夕了,还在上班吗?”

    “嘿嘿,邱秋,师傅让我去他家过年。”

    “挺好的,去你师傅家记得拎四样点心,提一刀肉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柱子开心道,“邱秋,我这次跟师傅出车去云南,捎带了些当地的菌子、腊肉、火腿,我等今儿给你和昭昭寄去。”

    “成,”邱秋笑道,“回头让昭昭给你打电话拜年。”

    又闲聊了两句,邱秋便挂了电话。

    既然要寄东西,邱秋就想添点沪市特产。

    两人去了旁边的百货商场,羊绒衫,邱秋给柱子买了件,皮鞋也帮他挑了双。

    顺便也给王晨海家寄了包酒心巧克力,几样点心。

    褚辰给昭昭和采采挑了几包小炮,买了五斤粉条、半斤花生糖。

    老太太祖籍宁波,褚辰又买了些宁波特产,咸海蟹、风干海鳗和腌咸肉。

    寄完东西,两人坐电车回家。

    刚一迈出六楼的电梯,便听到了从602室传来的欢声笑语。

    老三带着宋芸芸和大花、二花、三花过来看望老太太,几个孩子在客厅里绕着大人、桌椅,你跑我追,挑衅声、尖叫声、欢呼声,大的能掀翻天。

    褚辰扶着邱秋进门,昭昭看到妈妈,带头冲了过来,边跑还边朝后叫道:“来啊,抓我呀……哈哈……抓不到……”

    褚辰忙将邱秋护在身后,放下东西,弯腰抱住扑来的闺女。小家伙脸颊飞红,双眼晶亮,一头的热汗,显然玩得很开心。

    “好了,别闹了,给你们买了糖果。”褚辰一手抱起昭昭,一手扶住扑来的大花,指挥道,“来,一个个都排好队,分糖吃。”

    一听有糖吃,大花、二花、三花立马乖乖排队站好。

    采采一看,忙奔过来,站在了三花身后。

    昭昭挣扎着下来,往采采身旁一站。

    采采忙将她往后推推:“排队。”

    “咱俩同岁,要站一排。”

    采采看看前面三个,默认了昭昭的理论。

    邱秋看得可乐,亲自抓了花生糖,挨个儿给她们分,另取了五张五毛的,挨个儿塞给五人。

    几人拿了糖和钱,一哄而散,各自朝自家妈跑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妈妈,”昭昭凑到邱秋身旁,扯开口袋给她看:“三伯母给我的见面礼,你看。”

    邱秋低头一扫,是张五块的纸钞:“这么多!”

    “嗯呐,”昭昭仰着小脸,悄悄耳语道:“采采是张一块的。”

    邱秋亲亲闺女的小脸,解释道,“可能是爸爸给你堂姐的比较多,三伯母还给你的也就多了。”

    昭昭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把钱递给邱秋:“妈妈帮我收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邱秋收了钱,牵着昭昭的手朝沙发上的几人走去。

    宋芸芸率先站了起来,爽朗笑道:“邱秋快过来坐,从老家来时,我还说,要跟你们打个电话,看要不要一起回来过年。你三哥说,这事得看缘份,早几年吧,他休探亲假,明明一早就跟老四约好了日子。结果,仅有的两次探亲假,不是老四临时有事改了日期,就是我们这儿出了变故。这次倒好,谁也没打招呼,却是凑在了一起。”

    “三嫂,”邱秋对这位宋芸芸可不陌生,两家逢年过节,都会互寄东西,是褚辰兄弟姐妹中唯一互有来往的兄弟,“坐,今儿别走了,大家一起过年。”

    宋芸芸看向老三。

    老三哪有不应的,奶奶这儿多好,房屋宽敞,食物丰盛,最主要的气氛好啊,和和气气、开开心心、热热闹闹。哪像姆妈那边,个个拉着脸,回来一趟不欢迎就算了,还整得跟欠了他们似的。

    一确定下来,宋芸芸棉袄一脱,袖子一撸,去厨房忙活开了。

    “碰碰……”肉馅剁起来,面和上。

    褚辰、二姐洗洗手,把宋芸芸调好的馅、和好的面端出来,一个擀皮,一个包饺子。

    宋芸芸则继续在厨房忙活,择、洗、切、剁,先把菜备好,只待中午吃了饺子,大展伸手,好好给大家做顿年夜饭。

    邱秋看看屋内,不见俞佳佳,一问才知道,吃完早饭就出门了,说是去看望她父亲的一位老朋友,下午回来。

    俞佳佳要见的这位世叔姓冯,是位老裁缝。

    解放前是“绿屋夫人时装沙龙”的技师,解放后,“绿屋”没有了,冯师傅被安排在南京路上一家颇有名气的服装店站柜台,下班后,偶尔偷偷会接一两件私活。

    俞佳佳过来,一是想找他寻三块好布料,给老太太、邱秋和二姐做套春装,二是想问一下有关爸爸早年的事。当年爸爸安排她下乡,十分匆忙,什么也没跟她说。

    冯师傅见到俞佳佳,眼眶瞬间红了,“佳佳……活勒海、活勒海就好。”

    显然俞佳佳爸妈的事,他已知晓。

    俞佳佳勉强笑了下:“冯叔,冒昧前来,打扰了。”

    “侬这小囡,讲额啥个闲话啦。等下,我跟经理请个假,咱们回家,回家让侬婶子做侬最爱吃的葡萄鱼、红烧肉、八宝饭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,我请您,好久没吃西餐了,旁边那家法式西餐馆的焗蛤蜊味道不错,咱爷俩去尝尝?”

    “可以。”冯师傅说罢,转身去找经理请假。

    第36章 第 36 章 过年

    冯师傅一身裁剪合体、挺括的藏蓝色的确凉中山装, 皮鞋锃亮地随俞佳佳踏入南京路一家法式西餐馆,服务员的目光扫过他腕上的英纳格手表,都带了几分敬意。

    伸手引路, 递菜单,轻声细语, 礼貌周到。

    两人点了菜, 冯师傅问俞佳佳什么时候回的城?住哪?工作有着落了吗?

    俞佳佳一一答, 几日前回来的, 住在茂名路公寓朋友家,工作暂无眉目。末了说明来意, 想给朋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老书摊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老书摊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目光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