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摊文学 > 青春校园 > 沪上人家[年代]

90-10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90-100(第8/18页)

学附属医院的高干病房。

    这样更利于邱秋看诊、施针了。

    王争、陈教授、史大柱兄弟,连续施针大半月后,拿着重新炒制研磨好的药粉,先后离开了。

    伏若南的左手臂在两个疗程的针灸和药物的治疗下,已有所好转。

    难的是史大智他爹史博荣,胰脏功能早已减退为零,血糖难以控制,代谢紊乱,各种并发症都有了,如视力下降,蛋白尿、肾功能不全,快发展成尿毒症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糖尿病神经病变,引起的四肢麻木、疼痛,以及足部溃疡等等。

    能活着,全靠药物。

    想要恢复胰脏功能,几乎不可能,反正,邱秋现在是束手无策,只能先帮他调理改善,慢慢再想办法。

    第95章 第 95 章 假肢,夏朋义

    史博荣倒是看得开, 并很喜欢当下的生活,从第一次接受针灸治疗,他就再没失眠过。人嘛, 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能一觉到天亮, 睡得踏实, 睡得舒坦, 真就是一夜难求, 可邱秋让他体验到了,且这种体验还在持续。

    睡好了, 精神头足了, 汤汤水水拌着白米饭入口了, 晨起再跟着学校的住校生练练八段锦、幽门顺气法, 晚上让人给用药材泡泡脚, 按摩一遍全身,呼噜声起,又是一夜无梦到天明,舒坦啊!

    真的, 他满足了。

    这才叫活着。

    “邱秋,”他不喜欢叫邱秋邱医生,觉得有一种距离感, “我想逛逛沪市,给我介绍位沪市通呗?”

    邱秋看张杨将金针从他身上一一拔下了,伸手给他号了号脉,拿起纸笔,再次调整药方,“夏文成不行吗?”

    夏文成是夏盈盈三哥, 在农场12年,因为父母病弱,且不能停止劳作,为了减轻二老身上的病痛,在爹爹的指点下,学了一手按摩。

    出于谨慎,夏国忠没敢多教,夏文成给二老按摩呢,也是晚上偷偷地来。所以任章华的资料上才没有提及此事。

    还是二哥夏文柏复学后直接插班进入大二继续学习,邱秋大课间过去看他适不适应,闲谈时,他提了句,邱秋让他第二天将人带来。

    彼时,夏成文刚接了夏文柏在服装厂的工作,穿着套不合身的灰蓝色工作服,局促地站在邱秋面前,问什么答什么。

    邱秋说了下自己的体质,给他几块钱,让他配一副泡脚的药,熬好,中午等她。

    药配得中规中矩,不出彩。

    熬得火候不错。

    按摩呢,轻重可以,穴位也都对。

    邱秋因为培训班,落了些学业,为了赶上各科进度,这段时间有些拼命,肩颈便有些不舒服,又让他给自己按了按双肩,手法还行。

    带在身边仔细地教导了一周,夏成文便被邱秋安排进高干病房,专给史博荣按摩。

    “听夏文柏说,他没去农场之前淘得很,沪市的街街巷巷弯弯绕绕,没有他不熟悉的。”

    史博荣挥开保姆来扶的手,撑着床铺坐起,拿了灰白的系带睡衣穿上,看着邱秋道:“我三八年去的香港。”

    邱秋一愣。

    “在城市沦陷、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、百姓失去家园和生计、前线战士奋勇杀敌之际,我随家人去了香港。”史博荣抿了抿嘴,看着邱秋继续道,“邱秋,我很庆幸这次回来了,命运让我在生命快走到尽头之际,遇到了你和你的同学们。你们让我不得不回顾过往,进行思想上的剖析,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年轻一辈的勇气与精神。现在,我想落叶归根,为我们国家做点事。在这之前,我想买栋花园洋房。”

    张扬听得心潮起伏,他话一落,便激动道:“你要在内地建厂吗?能为我们那些因伤退伍的军人提供一些岗位吗?”这些日子,随着同学们回来得越来越多,对战争、对战场上牺牲伤残的军人,他有了更多地了解。

    “当然可以。”史博荣说罢,看向邱秋笑道,“我准备在云南、蛇口各建一家药厂,生产的药以成本价优先提供给部队。邱秋,我还准备在沪市建一家医药研究所,你毕业后,有没有兴趣过来?一切待遇从优。”

    邱秋摇头:“暑假我要去我们学校的研究所实习。”军事医学研究所、针灸研究所、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也都想让她过去。

    “买房的话,你可以先让夏成文去房管所帮你打听一下,然后再由他带着你到处走走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好,听你的。”

    接过张扬递来的针带,系在腰上,邱秋跟史博荣告辞。

    张扬背着医药箱随邱秋从高干病房楼出来,被飘着雨丝的冷风一吹,大脑为之一清,不由得便想多了,看着邱秋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邱秋拢了拢身上的大衣,这场倒春寒,班里冻感冒的不少,家里有孩子,邱秋可不敢让自己生病:“方子给你了,等会儿别忘了送去药房,让人把药配了,或炒或烘,研磨成粉给史老先生送去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沉默了片刻,张扬一咬牙,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,“邱秋,他突然跟我们说要建药厂,还想建个医药研究所让你过去,是不是想要你手里的方子?”

    “他要我就给呀?”邱秋轻笑。

    “要是拉你以药方入股呢?”跟史家打交道的多了,一些生意上的事,他多少也知道了点。

    “那要看是什么方子了。”风太大,邱秋收了伞,戴上兜帽,双手环胸抵着风和细雨往前走,大衣下摆被风吹得飞卷,“好了,别想这么多,我去病房看班长他们,你快去药房吧。”

    张扬点点头,在叉路口将医药箱递给她。

    吴鞠和另外六名伤重的针灸班成员,伤势稳定后,已从昆明军区医院转过来分住在相邻的两间病房里。

    邱秋到时,吴鞠正举着枚四寸长的金针,跟人讲解臂部的环跳、秩边、大腿部的承扶等穴位针刺效果。

    邱秋搭眼一扫,七人全在这里了。

    倚着门框听吴鞠讲完,邱秋才进去,挨个儿给他们号脉、施针,并进行了场临床教学。

    伏若南、学委李弘义、副班钱青黛一人提了两个竹篮来送饭,一见邱秋边施针边讲解,互视一眼,悄悄进来,放下东西跟着围了过来。

    停针20分钟,邱秋招呼已经拔了针的,先吃饭。

    伏若南给大家分好饭菜,递了个饭盒给邱秋:“等会儿我给他们拔针,你先吃。”

    邱秋没客气,接过饭盒,拉了个凳子坐下,打开便吃,毛竹笋炒肉片,下面盖着白米饭。

    吃完,倒了些热水进饭盒,喝了几口。

    钱青黛取过她手里的饭盒,拿着去水房洗刷。

    邱秋招手唤了钱弘义到门外走廊一头的窗边,小声问道:“跟假肢厂的负责人联系上了吗?”

    沪市这家假肢厂是邱秋他们考察了多家选出来的。

    七位重伤患者,除了吴鞠,还有一位叫吴向白的法学班学员需要安装假肢,他没的是左小臂。

    “联系上了,他们厂知道两人的情况后,说下午派人过来,先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,了解截肢的原因、时间、部位,查看残肢的状况,包括残肢的长度、皮肤情况、有无瘢痕、关节活动度……再设计定制方案。”

    邱秋满意地点点头:“价格说了吗?”

    “这个你不用担心,任书记说了,他会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任章华是个有本事的,他既然这么说了,邱秋便没再过问。

    几日后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老书摊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老书摊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目光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