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100-110(第4/18页)
联系好了义肢厂,有说什么时候安装义肢吗?”
吴鞠点头,喉头微哑:“谢谢您的捐款,您放心,这笔款项我们会专款专用,确保每一分钱都切实用于伤残军人的义肢安装上……”
史大华看向邱秋,钱用在哪他并不关心,他看重的是邱秋对他们和大房那一系的态度。
邱秋只当没看出他眼里的意思,抬手给史博荣号了号脉,示意张扬、伏若南和吴鞠都上前把一下脉,随之带着三人改了几处下针的顺序,定好方案,解开腰间的针带递给张扬。
史大华以往没在意,只当张扬是邱秋带的小徒弟,所以对徒弟跟师傅共用一套金针,没觉得有什么不妥,这会儿一留意便看出来了,几人只有一套金针。
或者说,整个阴阳十三针针灸班只有这么一套金针。
被这个发现震惊到了。史大华不由看向他大伯,他是没发现,还是压根不在意?
紧张得喉咙滚了滚,史大华颤声道:“邱医生你们就这一套金针吗?”
“两套。”邱秋笑道,“2月17日对越自卫战打响了,我送同学们上前线,在机场的卫生间里,听到夏盈盈因害怕躲在里面哭泣,头脑一热,便把自己的金针分了,八十人,一人分了十几枚。”
“夏盈盈……”史大华看过她的英雄事迹,报道上说她一次次递交申请,要求上一线……没想到,她也会害怕,害怕得躲起来哭泣,这一刻史大华只觉喉头似被什么堵住了,鼻子发酸,似有泪涌了出来,“是、是夏文成的妹妹,那位已经牺牲的小医生吗?”他确认道。
邱秋点头。
“抱歉。”史大华别开脸,慌忙掏了帕子去擦脸上的泪。
好一会儿他平复了心情,看着邱秋诚恳道:“邱医生,我想捐五百套金针,需要多少钱?”
张扬下针的手一抖,差点儿扎偏。
伏若南也没好到哪里去,看着史大华小嘴张的能吞下颗鸡蛋。
吴鞠不敢置信地揉了下耳朵。
邱秋表情还算平静:“一套金针打制下来,需要四块多大黄鱼。”
“那就按五块来算,多了就多打几套。”
邱秋看着他,要说不感动是假的。半晌,邱秋笑了,“行,我收下了。回头送你一张方子。”
“别、别,别送我,你入股我们药厂吧?”
这下邱秋笑出声了,清脆爽朗,片刻重重点了下头:“好!”
史博荣:“……”
史家祖偷偷冲儿子竖了竖大拇指,这一步棋——高!史大华瞪了父亲一眼,别用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捐款这事,他是真想捐,哪怕用自己的私房钱呢,对着这群可爱的人,给再多他都觉得不够!
第103章 第 103 章 申请专利,定婚……
五百套金针光靠苗族那位老爷子打制, 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。
邱秋找针灸研究院的程老师,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作坊或是老手艺人。
有呢。
程老师道:“研究院跟苏州一家传承百年的针灸厂有合作,它们生产的针灸规格有二百多种。”
邱秋抿唇, 不太满意。
程老师笑笑,又道:“建国后他们先后增添了拉丝机、电动砂磨机、手辐砂轮机、弯曲器、电弧焊接机等设备。产品销售遍及20多个省, 一千多家单位。”
邱秋看看程老师, 知道这怕是国内最好的一家针灸针生产厂家了:“能打电话, 让他们的负责人过来一下吗?”
“别!”任章华匆匆赶来, 阻止道,“他们厂生产的针灸针型号不过二百多种, 还多用机器。邱秋你那套金针有九百九十九种型号, 其中异形针、镶嵌特殊材料的、极细极粗且有特殊要求的、带有特殊涂层的, 以及需要传统锻造、淬火等工艺处理的, 机器是做不出来的。我看不如这样, 咱们自己找来老师傅办一个加工厂。”
程老师轻嗤,哪会不知道他的打算,自从美国总统访华后,传统中医再次走上国际舞台, 针灸亦跟着火了起来。
针灸针的需求跟着增加,这时候别说推出邱秋的那套金针了,只将名号打出去, 不说在国际上如何了,国内势必要大火,那这个加工厂,还愁销量吗?
程老师能想到的事,邱秋又何尝不明白。
捏了捏眉心,邱秋双手环胸, 看向任章华:“是咱们学校单独办厂,还是跟研究所合作?”她可不想被学校拿捏。
程老师双眸一亮:“邱秋可不只是你们学校的学生……”
任章华摆摆手:“知道、知道,没想把你们落下。邱秋,给你打金针的那位老手艺人,你看能不能将人请来,工资、福利、住房、户口我来安排。”
“老爷子今年六十多了,他有两子,长子是他们大队的赤脚医生,小儿子跟他学手艺,太过精细、特殊的做不了,一般的还是能打制的。”
任章华听出邱秋的意思:“行,老爷子和他小儿子一家是吧,你只要把人请来,后续就交给我吧,保证安排得妥妥帖帖。”
邱秋颔首,拿起办公桌上的话筒给邱嘉树打了过去。
邱嘉树接到电话,以为是要给昭昭打的那套金针呢。
金针打好了,他正准备这两天去趟昆明,请王争找火车上的同事帮忙捎来呢。
既然是要请龙老爷子出山,那这套金针,便请老爷子带过去了。
“你跑一趟,把事情跟老爷子说清楚,要不要过来,由他自己决定。”
“好。”
安排好这边的事,邱秋转身看向任章华:“你们建这个厂是不是得用我的图纸?”
任章华点头笑道:“你是想以技术入股吧?放心吧,你能考虑到的,丁老师都帮你想好了。学校借你的东风办这个厂,想要的是名气。这个厂单单以我们学校和研究院办起来,短期内是没办法实行股份制的。”
“计划经济体制下,多数人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产物,与咱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。这种观念,改革开放没有个几年,是很难改变的,特别是身处在国家单位的我们,阻力之大你怕是难以想象。所以邱秋,你得拉史大华入股。有港商加入,那一切流程就好办了。”
邱秋点头:“行啊,我去找他。”
说罢,转身出了针灸研究院办公室,去了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。
史大华听到邱秋的来意,不由抬头看了看天,瞅有没有馅饼掉下来。
邱秋敲了敲桌面:“史先生,还得请你帮个忙?”
史大华忙端正坐姿:“您说。”
“我那套九百九十九种型号的针灸针图纸,得麻烦你帮我找个律师申请专利。”
“好,我等会儿就打电话把人叫过来,听你差遣。”
邱秋被他一本正经的态度逗乐了,“扑哧”笑道:“不用这么急……”
“哦,他要从香港过来,是得几天。”
邱秋:“……”
“邱医生,办厂的钱我全拿行吗?”怕邱秋不理解,史大华解释道,“我是这么想的哈,你们学校和针灸研究院不是想要名吗,那就挂个名呗,剩下的你出技术我出钱,咱俩不就把这事办成了,也省得管理层混进太多人,把事情弄得复杂化,后续不断扯皮。”一帮老狐狸想抱着邱医生吸血,也得看他答不答应。
邱秋略一沉吟:“我对办厂不了解,但我知道要生产跟医药医疗器械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