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摊文学 > 青春校园 > 沪上人家[年代]

140-15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140-150(第4/19页)

“哇——”远志止不住惊呼。

    张阳州快步跑过去,不敢置信地仰头看向一棵棵香樟树上,那一丛丛长势良好,肉质肥厚的金钗石斛。

    有些还开着白色带淡紫色的花儿,大而美丽。

    邱秋放下竹篓,四下打量了圈,吩咐道:“挑金钗石斛丛里的小幼苗移植,不够的话,再剪无花的成株。剪前注意给剪刀消毒,避免对石斛造成污染或感染。”

    远志、张阳州应了一声,各挑一棵香樟树开始行动。

    这一弄又是两个多小时,等几人从山里出来,已是月上柳梢。

    邱嘉树、耗子打着火把等在山脚,一见远远晃动的手电筒光,忙跑了过去,接过邱秋和远志肩上的背篓,耗子关切道:“累坏了吧,要不要歇歇再回去?”

    邱秋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,一路疾行热的,再加上晚间林中露水重,一热一冷,真不好受:“不用了,赶紧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邱嘉树看向叶大虎手中提的一串野物,笑道:“你身手真不错,进山就没有空手的。”

    “撞到跟前,顺手捡的。”都不用弓箭,他一个石子丢过去应声而倒。

    邱嘉树听得抽了抽嘴角,转头跟邱秋道:“褚辰和昭昭打电话找你,你等会儿给他们俩各回个电话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知道父女俩找她没什么大事,邱秋回家先带着远志、张阳州将剪下的金钗石斛植株的切口浸泡在清水里,茶叶和采挖的药材摊晾在晒架上,随之洗澡、吃饭。

    青丫做了满满一桌饭菜,酸汤鱼、腊肉炒青椒、用羊血和豆腐混合熏制后又跟青椒一起炒的血豆腐,凉拌折耳根、南瓜豆角切成块或折成段煮熟后凉拌的素瓜豆,主食是清蒸洋芋和水煮新苞谷。

    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下肚,不但胃部得到了极大的满足,也给精神上带来了松弛感,邱秋神情悦愉地起身活动了下四肢,拿上手电筒,去大队部跟褚辰、昭昭回电。

    褚辰这会儿带队已由无锡转至南京,苏老和陶星洲的调查结果出来了,苏老是解放前潜伏下来的G/党。

    陶星洲没事,甚至他的下放都有苏老的手笔,原因是陶星洲察觉到馆里几位老前辈的下放好像跟老师苏正平有关,然而不等他查证,便被前妻姜丽举报了。

    在苏正平的供词里,姜丽是他发展的下线,他最初的目标是陶星洲,只是陶星洲是那种连唱歌都正气凛然、要带人入党的气势,让他却步了。

    “二姐准备十一跟陶星洲领证结婚。”电话里,褚辰没跟邱秋提张明河、苏正平两人。

    “好事啊!奶奶出国回来了吗?”

    “没,要到下月中旬。”

    “那来得及参加二姐的婚礼。”

    “他俩不准备大办,领完证,亲近的请两桌,说是请一周假,想去苏州等地转转。”

    “旅游结婚啊,挺好的。什么时候,咱俩也到处走走。”

    褚辰失笑:“我随时都有空,看你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时间啊,还真没有,“我承包了135亩荒地。”虽说开荒、种植、打理都交给耗子了,由他全权处理,可选种、栽种、堆肥、沤肥不得盯着。

    后续的打顶摘心、整枝修剪、中耕除草、病虫害防治、打架遮荫、蔬花蔬果,便是人不在,小册子也得准备好,做好指导工作。

    “以后的假期怕都要耗在这上面了。”

    褚辰眉头微蹙:“怎么承包了这么多?”

    “刚分田到户,社员手头没多少钱,秋季要买粮种、买化肥,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愿意承包荒地的我,可不得让我多承包些。”邱秋笑道,“今天去早年移栽了金钗石斛的那片香樟树林,没想到几年无人打理,竟然长势良好。我还想说,再承包几片适合金钗石斛生长的树林呢。”

    对此,褚辰除了支持,也做不了别的:“悠着点儿,别累着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,知道啦。我准备明天去物资局机电农机公司,买5台手扶拖拉机以及配套的旋转耕机、6台小型抽水机、6个手动喷雾器和6个背负式喷粉器。”

    “买这些需要供应票证或指标,”褚辰道,“我给你寄的侨汇券该到了,你明天去邮局看看。拿侨汇券去买,别占用寨子里的机械指标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又聊了几句,邱秋挂了给闺女儿子打去。

    航航第一次离开妈妈,昭昭也是首次跟爸爸妈妈都分开,虽说都在清溪镇,可一到晚上,不管是昭昭还是航航眼里都噙了泪,跟妈妈说话声音都是哽咽的。

    “妈妈,你什么时候回来啊?”昭昭抱着弟弟,握着话筒,带着哭腔道,“我和航航想你了。”

    邱秋忍不住笑道:“明天先让你远志叔带着金钗石斛回去,妈妈再晚一天好不好?”

    “不好!”两人异口同声道,“我现在就想见你。”

    “你俩这么默契啊!”

    昭昭揉把弟弟的头,撒娇地喊道:“妈妈,我想你,你快点回来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、好,妈妈尽量。”安慰了几句,邱秋话锋一转,说起了承包荒地的事,135亩荒地,按25块钱一亩的价格承包,交了三年的承包费……一句句细细道来,邱秋想跟孩子们说的事,作为农民,每人分到手的22.204元意味着什么?

    意味着孩子有书读,家里秋季的种子、化肥有着落了。

    种药材挣不挣钱?

    就拿一年生的板蓝根来说吧,4月上旬播种,9月下旬收获,熟地种植每亩产量干货在200-300公斤左右,荒地的产量要比熟地低20%-30%,每亩产量大约在140-240公斤。

    收购站收购的价格是1元/公斤(打的中间价),那便是140-240元。

    去除25元承包费,10元种子费。

    基肥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,磷酸钙50公斤左右,硫酸钾10公斤,定苗后追肥,需尿素10公斤;生长旺盛期,可再追施一次复合肥15公斤,共计18元左右。

    人工成本,播种、施肥、除草、浇水、收割等,差不多在30元左右。

    再加上灌溉用水、农具折旧等,约7元。

    合计成本90元,收成140公斤的话,那便挣50元,240公斤就是150元。

    按最低价走,十亩便是500元,只需五个月。

    接着种半夏,秋季播种,经过一个冬季的生长,可在次年1-2月收获,一亩荒地能收100-200公斤左右,半夏的价格在2-5元/公斤(看品质)。

    刨除成本,每亩能挣170多元。

    咋算都比种庄稼挣钱。

    昭昭听妈妈给自己算账,不解道:“那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包地呢?”

    “穷怕了,不敢冒险。”

    昭昭听得若有所思,早把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这个问题丢开了。

    邱秋暗自松了口气,跟两小只道了句晚安,挂了电话。

    从大队部出来,走在寨中青岗石铺就的街道上,耳边到处是孩童捉知了猴的叽喳声,抬头望月,朦朦胧胧似真似幻。

    到家铺开张纸,邱秋奋笔疾书,写药材的特性(基本信息、生长习性)、选地整地(地块选择、土壤改良、整地操作)、繁殖方法(种子繁殖、无性繁殖)、田间管理……等等。

    翌日一早陪远志去供销社买了高锰酸钾溶液,将人和金钗石斛交给来接的二表叔和十表叔,把收音机的钱票还给经理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老书摊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老书摊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目光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