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摊文学 > 青春校园 > 沪上人家[年代]

150-16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150-160(第10/17页)

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姐哈哈姐……饶命啊……”

    褚辰没管两人,拿着奶瓶去卫生间清洗,随之简单洗漱了下,挑了身衣服进卫生间换上,转而拍了拍床上的两小只:“快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从被子里钻出来,闹得一头一身的汗,褚辰将两人抱下床,让他们自己洗漱穿衣,他则把被子叠好,拉开窗帘,打开窗换气。

    父子三人收拾好,到阳台跟着练了几遍八段锦,送走乔治、珍妮,一家人吃饭。

    林秋芳去小区外的早餐店买的大饼、油条、豆浆和肉馄饨。昨天昭昭就嚷着要吃油条喝豆浆,这会儿终于吃上了,一口油条一口豆浆吃得好不香甜。航航学姐姐也要了豆浆油条,只是吃了两口便摇头,要肉馄饨,褚辰吹凉了些喂他。

    第156章 第 156 章 血吸虫病

    吃过饭, 邱秋拎上公文包去中医文献研究馆,走前跟林秋芳说了声,晚上不用做他们的晚饭, 老师暖房,她要带昭昭航航过去。

    邱秋走了没一会儿, 褚辰送姐弟俩去学校, 顺便找老师了解一下两人在校的适应情况。

    昭昭性格开朗, 多才多艺, 长得漂亮,一进校便交到了两位小朋友, 一位是华侨新村1号楼的妮妮, 来自爱尔兰;另一位是家住东安路338弄的梁洁, 父母是无线电四厂的职工。

    开学之初, 班干部竞选, 昭昭因为会唱会跳、普通话像小播音员一样好听,被老师和同学们选为了文艺委员。

    相较于昭昭在校的开朗活泼,航航在托儿所表现的就比较高冷了,用园长的话来说, 便是话少,智商情商高,语言表达能力强, 明明不爱跟小朋友玩吧,还能将人哄得不来打扰他,并对他评价极高。

    得到两个孩子在校的反馈,褚辰放心了,从托儿所出来,开车去国际饭店跟韩卫鹏、王曾等人会合带十位华侨逛上海。

    邱秋来得早, 资料室比较昏暗,拉开灯,放下包,走到昨天的柜子前,取出一沓方子出来,一张张仔细翻看,突然一方子上的一行字引起了她的注意,该方具有改善心肌供血、镇静安神、抗炎抗氧化等作用,服用后2~5分钟即可缓解心绞痛症状。

    方名——保心丸。

    邱秋看药方组成,有麝香、人参、牛黄、肉桂、苏合香、蟾酥、冰片等,便知这方子是由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中的苏合香丸改进的,通过芳香温通治疗心脉不通引起的心绞痛。

    献方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戴教授,一位心血管专家。

    “邱医生,”余文文手中提着报纸包裹的资料推门进来,惊讶道:“你这么早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邱秋含糊地应了声,盯着手中的方子,陷入了沉思,苏合香丸是中医开窍剂的代表方剂之一,中医辨证:适用于寒闭证,症见为突然昏倒、牙关紧闭、不省人事、手足不温、苔白脉迟等。现代多主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、心肌梗死,以及中风昏迷、癫痫发作等属寒闭者。

    若改良后的方子,真如戴教授所说,服用后2~5分钟即可缓解心绞痛症状,那这方子……必须保护起来。

    “邱医生,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?”余文文的手在邱秋眼前晃了晃,打断了她的思绪,“啊,什么?”

    余文文抿嘴笑道:“就知道你没听到。呐,”她扬了扬手中报纸包裹的资料,“我爷爷让我拿给你的,具体是什么,我也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邱秋愣了下,伸手接过:“谢谢。你认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血管科的戴教授吗?”

    “认识,他这几年在学中医。怎么了?”

    邱秋将方子递给她,指了指“服用后2~5分钟即可缓解心绞痛症状”这行字:“你把方子拿给苏馆长,尽快核实上报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“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哦,好、好。”余文文拿着方子傻愣愣地走了。

    邱秋瞧了瞧手中报纸包裹的东西,想了想寻个地方坐下,解开捆绑的麻绳,揭开一层层报纸,看了看两个牛皮纸袋,随手打开一个抽出里面的文件,只一眼,邱秋便飞速翻动了起来,随之越翻越快,一沓看完,她又迅速打开了另一个文件袋。

    全是我国有关血吸虫病的记录。

    一个个数据触目惊心,全国血吸虫病患者约110万人,其中钩虫感染人数约为2亿,鞭虫病约1亿,蛲虫病约八千万,姜片虫病有数百万人,丝虫病约3000万人……

    她在月亮湾当赤脚医生时,没少去县医院或是跟上面申请要血吸虫药,有时没药了,她便带着小踏雪进山采草药在卫生所熬上一大锅(用以防治),让大队长通知各寨的大人孩子们过来喝汤药,或是直接让韩鸿文提到学校给孩子饮用。

    并写下卫生手册让韩鸿文和老师给大人孩子们上课宣传,几年下来,已完全控制住了,她以为别的地方应该跟她所在大队情况差不多才对,没想到……已泛滥成灾。

    “邱秋,看什么呢?”陈教授进来走到她身边,放下公文包,探头瞅了瞅,随之伸手抽出她手中的资料,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邱秋回过神来,起身道:“老师来了,坐。”

    陈教授拉把椅子在她身旁坐下,看了她一眼:“你也坐。”说罢,目光重新投向了手中的资料。

    只看了几页,陈教授便放下了,“数据看着是吓人,但这不能说明,大家就没有努力或是放弃了。其实呢,一些科研人员、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,一直在坚持深入研究它的流行规律或是下到一线去防治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血吸虫病,这个疾病的本身,它跟生物学特性、社会经济条件、防治技术限制等有关。咱们就说钉螺吧,它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,生存能力你也知道有多强,潮湿泥土、水草、沟渠等都是它的温床,且繁殖速度极快。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的湖沼、水网、丘陵地带都是它的栖息地,尤其是洞庭湖、鄱阳湖等沿湖地区,且极难消灭。”

    “它可耐受干旱、低温等恶劣条件,甚至可在水下过冬,常规的药物根本杀不死。”

    其实说来说去,还是农村经济落后,卫生设施匮乏、宣传不到位,诊断、治疗与防控手段不足。

    轻叹一声,邱秋将文件重新包进报纸里,用麻绳捆好,中午提着去了血吸虫病防治所。

    能怎么办,所长也愁,人才、资金、技术哪一样不缺,从基层组织建设、人员培训、政策推进吧,虽一直在做,可过程耗时真的很长,且效果不显。

    而查病治病、灭螺、管粪管水的综合防治策略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,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他们来说,落实难度太大了。

    “邱医生,政府财政赤字去年已突破200亿元,又哪来的钱来加速处理这事。”

    邱秋听到的全是无奈,没办法又去了趟卫生部。

    韩部长亲自接待的,看过资料,他也沉默了,“我尽量向上面申请拨款,并加大基层人员的培养和选拔。”

    这一刻,邱秋深刻地体会到了,在大数据面前,个人的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提着资料,出了卫生部,邱秋给王梦凡、严华等人打电话,晚上去陈教授家吃饭。

    为此,邱秋又给锦江俱乐部中餐厅的经理打电话,订了桌酒席。

    回到中医文献研究馆,邱秋继续翻看起了献方,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方子一一记在脑中,只等晚上回去抄写在纸上,用作选题。

    快下班时,余文文来了,告诉邱秋,她问过苏馆长了,邱秋晚上可以带些方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老书摊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老书摊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目光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