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摊文学 > 青春校园 > 沪上人家[年代]

90-10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90-100(第14/18页)

们自己找事做了,他们不但会关注,还会支持,给些便利。比如,在某个菜市给你们批一个摊位,或是在哪个疙瘩批一小块地,让大伙儿搭个棚子,卖菜、卖鱼、卖鸡鸭水果。”

    老三瞳孔地震,还能……这么玩儿。

    瞅了眼老三那呆怔样,褚辰不得不细细教道:“这会儿拖家带口回来的知青,多多少少都有些人脉,你看着人品凑上十来个,或是二十人,让大家动起来。架子车、三轮车,或是自行车,凑上几辆,菜拉过来,大家往街道办办公室门口一堵,他们自然就给你们想办法了。找那会说话、爱挑事、家里有本事的带头,提一两个摊位,或是要一小片地儿,以这么小的条件安置十几、二十名知青,不过分吧?”

    老三摇头,真按老四这么一整,街道办肯定松口帮忙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“那不就行了。”褚辰夹起块鱼腹上的嫩肉,挑了刺喂航航。

    老三的心思已经不在菜上了,脑中闪过一个个刚回城的邻居、同学,多年不见,人品咋样,得接触接触。

    吃罢饭,他带着妻女迫不及待地走了。

    老大看了看褚辰,终是没忍住:“爹爹要是知道你给老三出主意,让他下乡收菜,当菜贩子,非生气不可。”他就坐在老三另一边,虽说没听太清两人都嘀咕了什么,可他不傻,有那么一两句,多多少少也猜到了。

    “他有工作,卖菜也是三嫂卖,丢不了爹爹的脸。”

    “个体户是多光彩的工作吗?”

    “那你给三嫂找个工作?”

    褚青一噎,怒瞪了他一眼,拂袖离去。

    兄弟俩带着妻儿一走,大家骑车回公寓。

    到家,邱秋将精力旺盛的航航往青丫怀里一塞,进屋睡午觉。

    褚辰拿了要翻译的文件和《综合英汉大词典》,坐在餐桌前继续他的翻译工作。

    昭昭跑去六楼找袁帅,跟他分享即将上培训班的好心情。

    袁帅上午陪妈妈去外婆家了,这会儿也是刚回来。

    “报了两个班?”

    昭昭点头:“航模一四上课,芭蕾二五日,周六我要在家练钢琴。对了,袁帅你有挣钱的门路吗?”

    袁帅没问她为什么想挣钱,只看着她道:“我昨天从体校回来,看到锦江俱乐部进进出出有许多外国人。你问问你爸,看他们学校英语系有没有周末想来当翻译的,你不是跟柜台的服务员关系好吗,让他们看看哪位外宾需要翻译或是沪市通,让服务员帮忙牵个线,你在中间收些介绍费。这个介绍费你别全拿了,要学会分出一部分给服务员。”

    “啊——”昭昭瞪大了眼,指着袁帅不敢置信道,“你好会做生意哦!”

    袁帅抿唇笑道:“跟褚叔学的。”

    褚辰有时上来跟袁爷爷下棋,偶尔聊起报纸上的新闻、国家政策,言谈间视野开阔,极有远见。袁帅听得多了,记了些,再加上聪明,会思考,遇事这不就有主意了。

    第98章 第 98 章 蛋糕,一更

    昭昭是个行动派, 得了主意,立马拉了袁帅回家找褚辰。

    褚辰听昭昭叽叽喳喳说完,袁帅从旁补充几句, 放下钢笔,伸手罩在两人头顶揉了揉, 笑道:“真聪明!”

    昭昭被夸得笑眯了眼:“爸爸你赶紧打电话叫一个英语好的叔叔、阿姨过来, 我和袁帅现在就去锦江俱乐部。”

    “再心急你也得先把客户找到啊?”褚辰笑道, “去吧, 找到了,爸爸先给你当翻译。”

    昭昭踮脚看他桌上的文件:“你忙完了吗?”

    “不急, 爸爸的事可以放一放。”

    “哦, ”昭昭拉了袁帅的手, “那我们走了。”

    褚辰挥挥手:去吧。

    昭昭拽着袁帅一蹦一跳出了家门, 朝电梯奔去。

    邱秋醒来迷瞪了会儿, 才起床出来,见客厅里只有褚辰,便道:“我好像听到昭昭的声音了。”

    褚辰把两人打的小主意跟她说了下,笑道:“我闺女这聪明劲儿真像我。”他小时候公寓里还住着不少外侨, 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初,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,一些国家与我国的外交关系调整, 相应的外交人员进行了变动和撤离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建国前有许多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各地传教、办学、行医,建国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加强,传教士活动受限,他们大多陆陆续续离开了我国。

    走前有些东西要处理,最开始他是被一些外文书籍吸引, 上前交谈,想买几本书回来看看,后来见他们大多东西丢在那儿便不要了,正好有一位同学的父亲在淮国旧上班,便好心地帮忙牵了个线。

    一开始人家塞小费他还不好意思要,几次之后,尝到了甜头,他便直接当成一桩生意在谈了。

    年龄小,便是有人瞧见了,谁也没将建国之初比较盛行的“掮客”跟六七岁的褚辰联系在一起。

    也是因为年龄小,买卖双方没将他当回事,塞个几块钱让他买糖吃,便已觉得大方了。

    “还是年纪小,没啥见识,不然凑些零花钱在他们不要的商品里挑拣几件,留到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。”褚辰说起这段过往,不无遗憾道。

    邱秋轻呵:“真留了,抄家时万一有件违禁品露了眼,老太太还能全身而退?知足吧!”

    褚辰揽着邱秋的腰,笑道:“嗯,知足。有你、奶奶和孩子们在,我时常觉得幸福溢满胸膛。”

    “啧,当自己写文呢。”邱秋将人推开,“青丫和航航呢?”

    褚辰冲了杯蜂蜜水给她:“去楼上孙伯伯家上英语课了。”

    邱秋一愣:“青丫学英语?!”小学课本的生字才学到二年级。

    “嗯,一周两节课,从ABC学起,先交了一个月的学费。”

    基础课,学费倒也不贵,一个月6块钱。

    “孙玉英这是不准备回去了?”孙老身体还没养好,家里的英语培训班从孙玉英回来后,便一直由她代课。

    “邱秋,你没发现沪市现在一天一变吗?”褚辰看着妻子道,“中断已久的豫园元宵灯会在今年恢复了;城隍庙商业区,运动中受到极‘左’思想的影响,很多传统商铺被视为‘资本主义尾巴’受到批判和限制,被迫关闭或转型,也在今年恢复了活力。”

    “大年三十,黄浦区少年宫举办的十二人画展,展览前言写道‘严酷的冰封正在消融,艺术之春开始降临大地。战胜了死亡的威胁,百花终于齐放……’上月,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·卡丹从法国和日本带来数名模特和220多件服装来沪举办时装观摩秀,宣布皮尔卡丹品牌正式进军我国市场。锦江俱乐部,可口可乐摆满了服务台。还有电视台播出的牛仔裤广告,华亭路的服装摊,公寓里偶尔哪家流出的邓丽君的歌声。无不在昭示着,这个城市在迅速恢复往昔的繁华,与国际接轨。”

    “试问,谁见了这番霓虹灯照亮街头、大波浪、花衬衫、牛仔喇叭裤、尖头皮鞋,吃着奶油蛋糕、喝着咖啡的同龄人,会甘心回去?别看孙伯伯和江姨还坚持着不松口,天下没有父母敌得过儿女的痴缠与哀求。瞧着吧,要不了多久,玉英姐她爱人便会带着俩孩子回来,落户在公寓。”

    邱秋听得有一种跟这个城市割裂的感觉,从年前她目及几乎都跟战争有关,结果,转过身,便是百花冲破凛冬,开出了盛世繁华!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褚辰担心地看着妻子。
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老书摊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老书摊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目光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