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书摊文学 > 青春校园 > 沪上人家[年代]

90-10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老书摊文学www.laoshutan.com提供的《沪上人家[年代]》90-100(第4/18页)

支长队。

    张扬朝邱秋招招手。

    邱秋快步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张扬因是家中独子,留了下来,邱秋则因为家有幼子。

    一组,现在只有他俩。

    “你来给她号号脉。”张扬说罢,收回了覆在一位30多岁女同志腕上的手。

    邱秋取下书包,挂在椅子一侧,拿起椅背上的白大褂穿上,拉开椅子坐下,伸手号脉,目光落在女同志脸上。

    精神疲倦,面色苍白,额上青筋直跳,冷汗一层一层往外冒,整个人紧绷着,似一张拉满的弓。双眼通红,刚哭过。

    指下脉搏,弦而迟,这表示,体内有寒邪凝滞,同时伴有气机不畅、气血阻滞。

    邱秋收回手,让她伸出舌头看了看。

    舌苔红苔薄白。

    张扬在旁道:“她是纺织厂的出纳,经常熬夜加班,开始时感觉头上跟扣了个铁锅似的,压得她双眼发黑,胳膊也疼得抬不起来,紧跟着头部两侧隐隐痛了起来,脑子整日昏昏沉沉的不清明,账都算错了几次,心情急躁睡不好,脾气也坏了起来,一个不如意,便在家里摔摔打打,怼天怼地,总想跟人干仗。”

    “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是太累了,让休息,吃药。折腾了几个月,不见好。今早起来,头痛得更厉害了,从右耳扩到右眼,再从右眉骨朝上额放射,跟有人在用锥子扎她似的,疼得方才朝往桌面撞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右肩膀,”女同志补充道,“右肩膀也疼得厉害。医生,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,治不好了?”

    邱秋笑着起身,取出针包,展开,“不是什么大事,放轻松,别紧张。”

    张扬忙打开酒精瓶,取出棉球,“用几号针?”

    “取平头针(平头针不按传统灸针几号针来分),要0.30粗,长度取40mm 、25mm、50mm、40mm……”

    张扬忙取了对应的针,消过毒,按她说的顺序一一递给邱秋。

    邱秋接过针,分别以25度角沿骨膜快速进针后平刺一寸,扎向了太阳穴、攒竹穴、头维穴、颊车穴、地仓穴……扎完,快速捻针,速度每分钟200次,随着针刺部位产生酸、麻、胀、重等感觉后,邱秋指下的针也越来越沉,越来越紧,好像被包裹住一样,这表明针刺已经产生了作用,经气已至穴位。

    这是得气了,得气后,捻转角度要更大,更重,频率也要更快,操作时间长的为泻法;捻转角度小,用力轻,频率慢,操作时间短为补法。

    邱秋这会用的是泻法。

    所扎区域为精神情感区和血管舒缩区、晕听区。

    随着捻针之快,时间之长,患者头部锥扎般的疼痛很快被酸、胀、麻等替代,慢慢地热了起来,好似每一根紧绷的神经都得到了抚/慰,变得服帖、舒适起来。

    很快,邱秋停了手,留针30分钟,拿笔开方:钩藤60g,白芍40g……

    “医生,我得的什么病啊?”头不疼了,舒服了,女同志扯了扯方才因为疼痛,而汗湿贴在身上的秋衣,平和道,“好治吗?”

    “三叉神经痛。”

    张扬接过药方看了看,开的是活血化瘀、祛风通络止痛的方子:“你这按气血痹阻,风寒之邪留滞经络论治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邱秋跟女同志交待道,“针灸每日一次,五天为一疗程。治疗一次,服药一剂,药用水煎服,饭后服用。”

    将人送给张扬,让他一会儿取针,邱秋扬声道:“下一位”。

    到了六点,其他桌前几乎没人了,邱秋这边反而越排越长,她施针见效快,离开的病人嘴一扬,好嘛,都朝她桌前拥来了,闹得张扬不得不一会儿便要喊几嗓,让大家排好队,别挤。

    李老师和副班,不得不招呼,邱秋桌前的病患,往其他桌分散。

    一直忙到七点,大家才收工走人。

    骑车刚一走出校门,便听昭昭和航航扬声喊道:“妈妈/啾啾,这里。”

    俞佳佳的签证下来了,明天一早坐飞机去美国,今晚,请大家吃饭。

    邱秋一家,还有她师傅一家。

    去的是沪市一家历史悠久、极具知名度的餐馆,南京东路的新雅粤菜馆。

    一座两层小楼,楼下右边是外卖叉烧包,左边放着几张小桌子,坐着几位老广东。

    大家伙上楼,找了张靠窗的圆台面坐下,找堂倌要了流水牌,点菜。

    昭昭一眼看到了“炸鲜奶”,表示想尝尝。

    冯师傅的爱人一看价格,直吸溜嘴。

    水晶虾仁、烟熏鲳鱼、蚝油牛肉、南乳糟鱼片、烤乳鸽……各式招牌菜,俞佳佳叫了个遍。

    走时,一家又给打包了袋叉烧包。

    第93章 第 93 章 登机

    出了新雅粤菜馆, 俞佳佳突然心血来潮,提议去王开照相馆拍一张合影。

    改革开放后,各家店铺晚上关店的时间虽说有往后延长, 可这会儿都快九点了,一眼扫过, 大多都已关门。

    褚辰便道:“去我家吧, 我给大家拍几张, 正好我有一位刚从东北回来的高中同学, 他家有冲洗照片的暗房,拍好我送过去, 请人家帮忙今晚洗出来, 不耽搁你明天早上走时, 带上。”

    众人没有不答应的。

    大家骑上自行车, 载着人, 回了公寓。

    客厅的沙发上坐一排,后面站一排,拍了一张合影。

    随之又照了些单人照、合照。

    一卷120胶卷,使用6*4.5画幅, 拍了16张。

    褚辰拍完,拿着相机走了。

    大家坐在沙发上,嗑着瓜子, 喝着茶,聊天。

    说起美国,冯师傅的爱人和儿子都充满了向往,青丫亦好奇道:“佳佳你去了美国,天天吃面包、喝咖啡吗?”家里老太太爱喝咖啡,机械厂投其所好, 逢年过节,便会送一听、两听咖啡豆给她。

    老太太若是兴致来了,又恰好有空,便会在家里炒咖啡豆,研磨、冲泡,还会用家里的钢精锅蒸蛋糕吃。

    青丫跟着学了两次,会了,却不觉得咖啡好喝,苦的,跟喝苦药饮子似的。蛋糕倒是不错,偶尔蒸上一个,昭昭和航航都十分喜欢,只是不能当饭吃,吃不饱。

    “我给你拿瓶辣酱吧?去了要是吃不惯那边的饭菜,还能用辣酱拌碗米饭吃。”

    不等俞佳佳回答,冯师傅便道:“美国有中餐馆。”

    哦,那就不用带什么吃食了。青丫刚站起来的身子,复又坐下,抓了把瓜子嗑。

    “你家老太太说什么时候回来了吗?”冯师傅上月听俞佳佳提了一嘴,褚家老太太跟机械厂的副厂长、车间主任、会计、研究员、技术员,到美国购买机器去了。

    这来了,没见着人,便问了声。

    “已经回来了,”邱秋抓了个抱枕垫在腰后,往后一靠,懒洋洋道,“说是买了个大家伙,光安装说明书,厚厚的都有几十页,忙着翻译,安装机械,还没回来过一次呢。”只打电话说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老太太是个人物!”冯师傅竖起拇指,赞了一句。

    邱秋笑笑,将青丫切的苹果、斩的小段甘蔗往他面前推了推:“吃水果。”

    坐着又说了会儿话,冯师傅一家告辞离开,俞佳佳今天住家里,行李下午就提来了。

    她那间屋子的过户手续什么的,都已经写好装在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 老书摊文学 laoshutan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老书摊文学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老书摊文学|完结小说阅读-目光到不了的地方,文字可以。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,是恰到好处的美好